查看原文
其他

胡壮麟先生序《当代隐喻学理论新发展研究》

胡壮麟教授 语言科学 2024-03-07
      继《认知隐喻学多维跨域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和《汉英认知辞格当代隐喻学一体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21)两书问世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孙毅教授的新著《当代隐喻学理论新发展研究》现已脱稿,将再次由国家级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谨在此表示衷心祝贺,并感谢作者让我这个九十岁老汉仍有机会拜读全书,了解当代隐喻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和最新进展。


      作者在第二部著作中已经提到过“当代隐喻学”,但当时未能引起我的关注,即1980年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首次发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算起,至今已40余年,反映了隐喻研究的“当代”特色,特别是安德鲁·奥托尼(Andrew Ortony)于1993年主编的《隐喻与思维》(Metaphor and Thought)第二版推出了莱考夫所撰写的《隐喻的当代理论》(“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一文后,概念隐喻理论从此跨入当代隐喻理论的新时代。
      我们过去习惯于从修辞学的视角理解“隐喻”,我们不仅研究“词汇隐喻”,也研究“语法隐喻”和“语音隐喻”,总体上仍未脱离“语言学”的领域,令人大开眼界的是,当代的“隐喻”概念已经扩展至也能表达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的意象、音乐、动作等模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当代隐喻学中“隐喻”的概念。        为此,莱考夫的隐喻当代理论的研究门类、领域和队伍,已成为平行于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词汇学、语义学、语用学、语篇学、话语分析、计算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传统学科分支的新兴语言认知科学。这体现了“隐喻”从“论”到“学”的演进。孙毅教授还从国内研究成果的数量上加以论证,《隐喻的当代理论》发表以后20年(1994—2013年),以“隐喻”为关键词的论文已达到405篇(孙毅,2015),2014—2018年的5年内又刊载了论文226篇(孙毅,2020b)。发文数量的增长和研究队伍的壮大表明,“隐喻”已可冠称为“学”。

      由于当代隐喻学涉及多种理论和视角,孙毅教授首先抓住了三大理论支柱,即“概念隐喻理论”(第2章)、从静态走向多变的“概念整合理论”(第3章)、强调交际和认知语境的“词汇语用理论”(第4章)。孙毅教授的归纳应该肯定的,也是我们阅读该书应当掌握的,那就是随后各章都与这三个理论有关,尤其是概念隐喻理论几乎每章都有涉及。      首先,在介绍最早出现的概念隐喻理论时,孙毅教授指出它是一种能够解释与隐喻有关的各种问题的隐喻理论,例如:为何人们可以使用一个经验域的语言去系统地谈论另一个经验域?为什么词库的多义词性会遵循一定的模式?为什么有些词的意义会从具体扩展为抽象?为什么儿童会按照顺序习得隐喻?为什么词汇的意义在历时上按照特定的顺序出现?为什么有些概念隐喻具有普遍性或潜在普遍性,而许多其他概念隐喻在跨文化语境中是可变的?为什么许多概念隐喻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是共通的(如语言表达和视觉表达之间的互通)?为什么某一特定主题的民间观点和专家理论有着相同的概念隐喻?为什么日常语言和文学性语言(以及其他形式的非日常语言)之间共享了如此多的概念隐喻?为什么新颖的隐喻会不断地出现?它们是如何涌现的?      其次,尽管如此,对于概念整合理论,孙毅教授不同意把它与概念隐喻看作两个完全不同的框架,并论证了它对概念理论的延续性,如隐喻既是一种概念现象,也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涉及语言、意象和推理结构在域之间的系统投射。接着,作者论证了概念整合理论的创新之处,即它旨在捕捉自发的、在线的隐喻生成,由此产生短暂而新颖的概念。这样,概念整合理论弥补了概念隐喻理论的致命弱点,即将整个隐喻认知过程仅仅视为源域向靶域的单一定向映射。与此相反,概念整合理论把隐喻看作心智层面上人的心理空间的相互投射,而不是简单地由源域向靶域的映射。作者又进一步介绍了概念整合网络的四个基本要素: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整合空间。作者还发现概念整合理论之所以突破了传统的隐喻解释的限制,原因在于它结合人脑神经学、语言学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对人类语言反映人类思维,尤其是实时隐喻构造做出了大胆的推理诠释。概念整合理论在对各种由规约性隐喻发展而来的新颖、独特且复杂的理论进行解构时,突出地体现了语言的多空间、多层次以及受社会文化背景所影响等特点。这使得概念整合理论在揭示当下越来越变幻莫测的隐喻表达时,较之概念隐喻理论,更为适恰。            最后,第三个影响力较大的理论为“词汇语用理论”,这本书主要把词汇语用理论的核心理论——关联理论应用于研究隐喻机制。与概念隐喻理论强调“认知”不同,词汇语用理论强调“交际”,即听话人如何理解和掌握说话人的意图。鉴于认知语言学和关联理论遵循的是迥然不同的研究目标和方法论假设,学术界罕有学者通过比较这两种理论来厘清差异的方式和缘由。但孙毅教授认为概念跨域映射滋生于语言使用中,理所应当借助语用学理论予以阐释。为此,作者在系统介绍了各项关联性原则后,总结了两条启示:对话语者意义的理解不是解码的过程,而是非指示性的推理过程;理解任何的话语,无论是字面的、随意的或者是隐喻的,都是显性内容、语境和认知效果相互适应、以最省力路径识破意图性关联的过程。由此可见,关联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语境”与“认知语境”,前者偏重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后者着重说明交际的获取是通过改变认知语境而成。这有待读者在阅读该书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其异同。词汇语用理论对语义产生了重大影响,这表现为隐喻的创造性特异新颖概念导致了语义的扩展与紧缩。此外,隐喻含义的双层性导致词语具有明示义和隐含义。总之,隐喻有两大特征:①听话人有效地提取含义要求话语具有字面的真实性;②隐喻要比更直白、更直接对应的话语更具信息量。      除上述三种理论外,孙毅教授也讨论了“基本隐喻理论”(第5章)、“涌现隐喻理论”(第6章)、“感知与语境限制模拟器理论”(第7章)、“语义下行理论”(第8章)、“多模态隐喻理论”(第9章)和“扩展概念隐喻理论”(第10章)。      “基本隐喻理论”实际上是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的结合,前者旨在说明概念隐喻的产生和性质往往建立在更多的经验隐喻模式的基础上,从而体现了我们在体验中的反复关联性;后者强调在最原始的经验之中,两个相关域在大脑中同时被激活,然后通过神经元一起发射,建立神经连接。为此,我们应当把基本隐喻看作很可能出现的但不一定会成为整合过程可以借鉴的模式。基本隐喻模式是一种认知资源,虽然适用于不同语言的使用者,但这并不意味着适用于所有语言的使用者。      考虑到生成学派强调语言所表达的句子和意义的数量是不可预估的,范例理论认为,对于单个语言使用者来说,隐喻不再是寻常接触的使用标签(隐喻语言表达),而是系统的概念结构(概念图式)。孙毅教授注意到国内认知语言学界尚未关注这一前沿动态,特地讨论了原型理论和范例理论的区别,以及感知的范畴化和核心要素(如频率、关键原则、模式频率的能产性)。鉴于研究者把范例理论视为研究频率效应对隐喻产生的影响的最佳模型,一些学者开始系统探索“涌现隐喻理论”,对隐喻的存储和处理做出了一些更为具体的预测。孙毅教授进一步介绍了隐喻图式的涌现模型,内容包括隐喻的自主性和特异性、隐喻的词语强度、隐喻的生涯假设、隐喻的自治性、隐喻的家族性、隐喻加工与年龄等。最后,作者也注意到了涌现隐喻理论基于使用的隐喻研究路径,介绍了语料库方法和定时调查法。      “感知与语境限制模拟器理论”的兴起在于传统隐喻理论体现了命题逻辑和计算机编程的影响。在这些模型中,认知加工与感知和行为相互分离,而情感则和推理相对立。实际上,语言本身是感觉、认知和运动控制过程的一部分,换言之,人类思维具有“体认”特征。这说明认知语言学接受了体认哲学的观点。为此,许多学者接受了“感知模拟器理论”。具体来说,认知在本质上是感知的,依赖于“感知符号”,激活的神经簇分布在大脑的感觉和运动区域。感知模拟方式可以解释概念隐喻理论中的“主题”,体验能成为“载体”的缘由。从本体隐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的分类上可区分拟人化、情感和内省模拟方式、感知运动模拟方式等。在该书中,孙毅教授先后研讨了“语境限制模拟器理论”与概念隐喻理论的关系和对比,特别是有关这一理论的要素,如文化模式与感知模拟、神经网络与情感模拟器、语境限制模拟器理论中的隐喻图式。      “语义下行理论”探讨基于对象的认知研究新范式,人们过去熟悉的是元语言学的“语义上行”说,即对一个主谓表述首先考虑其真假值,但在隐喻研究中,应当将词语对象的底层向下移动到一种非词语对象的“基础层”,具体涉及事物、动作、事件、事态、事实等。这就是说,首先,隐喻关注的不是“属性”,而是“相似性”;其次,隐喻中的原型谓词(包含对象)传递的是信息,而非语词本身,因为说话人是用对象而非语词来传达信息的;再次,隐喻具有透明度,使说话者、听话者和所有其他参与者在对对象意义共同认识的基础上达成理性空间中思想和行为的调谐;最后,孙毅教授指出该理论若能结合心理学视角加以解释,将更加有助于人们理解隐喻。      多模态话语时代推动了“多模态隐喻理论”,因为它体现了人类基于身体和经验、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系统,从而产生对世界多模态的感知与认识。与此同时,多模态隐喻理论强调隐喻认知背后所体现的文化、意识形态等等。对此,孙毅教授认为值得我们研究的模态有:①图形意象;②书写文字;③口头语言;④手语身势;⑤声响音乐;⑥视频融媒;⑦气味介质;⑧口感味蕾;⑨触动抚摸。总而言之,模态是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人们沟通交流与具身实践的符号资源和意义系统。孙毅教授还介绍了识解多模态隐喻的三个条件:①构建相似性所涉及的两个概念必须属于不同的范畴;②这两个概念应呈现靶域和源域,唤起“A是B”的范式,但应该在一种或多种组合方式中具有可识别性;③这两个概念属于不同的符号系统和(或)感觉模式,如语言、视觉、声音、镜头的某种蒙太奇和相机角度等。因此,一个完备的(认知)隐喻理论必须系统地研究非言语隐喻和多模态隐喻。除此以外,作者认为多模态语篇的分析方法继承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三大元功能理论,把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意义构建推向一个更高、更广的符号学层面,如视觉意象、展览艺术、动作行为、电影、音乐。多模态隐喻理论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四个方面:①言语隐喻与非言语隐喻的区别;②模态的概念界定和多模态隐喻识别条件;③多模态隐喻的特征和表征方式;④多模态隐喻的理解过程。      如前所述,孙毅教授曾归纳过概念隐喻理论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推动了“扩展概念隐喻理论”的研究。它主要回答两个问题:说话者为什么在给定的语境中会无意识地选择这些特定的隐喻?说话者是如何创造(听众是如何理解)文中隐喻的特定意义的?这需要建立一个图式层级作为心理空间表达意义到意象图式层面的概念途径。具体说,扩展概念隐喻理论建立在意义、概念结构、记忆、本体层面和语境的区别之上。这意味着我们要区别三种不同的意义:意义、去语境化意义和语境意义。这里的语境又包含情景语境、话语语境、身体语境和概念认知语境。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区分三种类型的概念路径:意象图式层级路径、特殊路径和共享意象图式路径。这些不同路径的应用产生了不同类型的概念隐喻:系统隐喻(基于意象层级路径)、非系统隐喻(基于特殊路径)和系统相似隐喻(基于共享意象图式路径)。

      值得赞许的是孙毅教授在讨论当代隐喻学的各种理论的过程中,既能指出各种理论的创新概念和实用性,也能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待未来进一步解决和改进。因此,本书的第11章“当代隐喻学巡礼:回眸与沉思”能明确告示我们在当代隐喻学研究中应注意的漏洞与弊端,也能激励我们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学以致用。孙毅教授主要归纳了以下七点不足:①理论体系整合有待完善,框架搭建还未稳固;②隐喻甄别程序和隐喻理解的认知神经过程仍未解锁;③多模态隐喻理论领域缺乏普适性证据;④众多辞格的认知属性有待关照;⑤隐喻话语类型远未实现全景式覆盖和囊括;⑥跨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尚浅;⑦隐喻能力尚未与语言教学紧密衔接。
      我很高兴地看到,孙毅教授在这本书参考的300多篇文献中,除170余篇国外学者的文献外,来自国内学者已有20多名,其中不乏国内著名学者。可以相信,未来在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的基础上,当代隐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将取得更大发展。

2023年1月9日


本文为胡壮麟教授为《当代隐喻学理论新发展研究》一书作序。



《当代隐喻学理论新发展研究》

孙毅  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05

ISBN 9787030746160


作者简介


孙毅:江苏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杰出学者,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主编。在Metaphor and Symbol、Pragmatics and Society、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外国语》、《现代外语》、《中国外语》、《上海翻译》等SSCI和CSSCI刊物上发表当代隐喻学论文100余篇,5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于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10余项。


本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当代隐喻学的理论范式构念 1
1.1 引言 1
1.2 当代隐喻学的理论基础 2
1.3 当代隐喻学跨语言求索的双象限支撑 9
1.4 结语 13
第2章 概念隐喻理论 15
2.1 引言 15
2.2 概念隐喻理论的主要概念及发展概况 16
2.3 连锁隐喻的层级系统 25
2.4 对概念隐喻理论的争鸣与批判 30
2.5 结语 32
第3章 概念整合理论 34
3.1 引言 34
3.2 概念整合理论发端 35
3.3 概念隐喻理论与概念整合理论对比阐释 44
3.4 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的隐喻创造性 46
3.5 结语 52
第4章 词汇语用理论 53
4.1 引言 53
4.2 关联理论对词汇语用理论的贡献 54
4.3 词汇语用理论对隐喻的阐释新方案 58
4.4 结语 65
第5章 基本隐喻理论 69
5.1 引言 69
5.2 概念隐喻的局限性和基本隐喻的缘起 70
5.3 基本隐喻理论的概念、内涵和外延 71
5.4 基本隐喻的实证性和可信性 73
5.5 结语 79
第6章 涌现隐喻理论 82
6.1 引言 82
6.2 范例理论视域下的语义建构观 83
6.3 涌现隐喻理论概要 86
6.4 基于使用的涌现隐喻理论新路径 92
6.5 结语 95
第7章 感知与语境限制模拟器理论 97
7.1 引言 97
7.2 感知模拟器理论 97
7.3 语境限制模拟器理论 101
7.4 结语 111
第8章 语义下行理论 114
8.1 引言 114
8.2 语义下行理论概要 115
8.3 启发与展望 125
8.4 结语 126
第9章 多模态隐喻理论 128
9.1 引言 128
9.2 多模态隐喻概念及研究缘由 129
9.3 多模态隐喻的特征及表征方式 132
9.4 多模态隐喻的言语化 136
9.5 多模态隐喻的理解过程 137
9.6 多模态隐喻择选的批判旨趣 141
9.7 结语 143
第10章 概念隐喻理论的新发展—扩展概念隐喻理论 145
10.1 引言 145
10.2 概念隐喻理论的成绩和不足 145
10.3 扩展概念隐喻理论 156
10.4 扩展概念隐喻理论与传统概念隐喻理论的区别及发展 162
10.5 结语 166
第11章 当代隐喻学巡礼:回眸与沉思 168
11.1 引言 168
11.2 由“论”向“学”:当代隐喻理论的学科嬗变与进阶 169
11.3 当代隐喻学发展之沉思 177
11.4 结语 182
参考文献 184
作者学术成果 201


长按二维码

即刻购买本书

科学出版社



1.学术会议
2023年度语言学学术会议(第一辑)
2023年度语言学学术会议(第二辑)
2023年度语言学学术会议(第三辑)
2023年度语言学学术会议(第四辑)

2.大家研学
杨亦鸣教授导读《人类语言的大脑之源》
胡壮麟教授语言学与外语教育再回顾学术访谈
沈家煊先生:语言研究漫谈
陆俭明教授:语言研究饶有趣味
邢福义先生:语言之思
胡壮麟教授:含苞欲放的体认语言学
胡壮麟教授导读《汉英认知辞格当代隐喻学一体化研究》

3.讲座回看
语言学讲座回放集锦(八)
语言文学讲座回放集锦(七)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六)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五)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四)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三)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二)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
国际期刊论文写作发表系列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胡壮麟先生序《当代隐喻学理论新发展研究》

胡壮麟教授 语言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